33地图-→ 西宁地图[切换城市] 当前城市: 西宁
热点城市: 【北京】 【上海】 【重庆】 【天津】 【杭州】 【广州】 【南京】 【武汉】 【成都】 【长沙】 【更多】 【友链】 其他:【百度】 【公交查询】 【搜狗】 【google】 【图吧】 【城市吧

使用说明:点击“全屏”可放大地图窗口;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;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;地图左上角“+”可放大“-”可 缩小;“上下左右箭头”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;点击“三维图/二维图/卫星图”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、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 地图。

什么是三维地图

三维电子地图,或3D电子地图,就是以三维电子地图数据库为基础,按照一定比例对现实世界或其中一部分的一个或多个方面的三维、抽象的描述。网络三维电子地图不仅通过直观的地理实景模拟表现方式,为用户提供地图查询、出行导航等地图检索功能,同时集成生活资讯、电子政务、电子商务、虚拟社区、出行导航等一系列服务。

1.如何查询4S店维修保养记录?(详情)
2.如何查询保险公司理赔记录?(详情)
3.如何查询车在哪个保险公司投保?(详情)
4.如何查询车型年款信息(高低配)?(详情)
5.如何查询出厂配置参数生产日期?(详情)
6.如何查询车牌号车架号和发动机号?(详情)

西宁,青海省会,位于青海东部,黄河支流湟水上游,四面环山,三川会聚,市内潢水及其支流缓缓东向流过。全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科教和交通、通讯中心。辖城东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四个区,大通、湟中、湟源三个县。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(国家级)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、海湖新区。区位优势明显,交通发达,道路畅通。工业已形成以机械、轻纺、化工、建材、冶金、皮革皮毛、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。盛产高原优良品种蔬菜和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豆、马铃薯等作物;土特产丰富,有蕨菜、大黄、天麻、党参、冬虫夏草、贝母、牦牛绒等;主要矿产资源有煤、铁、铜等10余种;市内已建有火电、水电等中小型电站,电力资源极为充沛。

编辑摘要

西宁市 - 概况

西宁市西宁市

青海省省会,经济、文化、交通中心,以轻纺、机械工业为主的新型工业城市。高原古城。位于湟水(西川河)与其支流北川河、南川河汇流处的河谷平原上,扼青海高原东部门户,北有达坂山,南有拉脊山,西有日月山为天然屏障,东有大、小峡,其地险要。自古为内地通往西藏、四川交通要道及历代王朝与西北少数民族争夺的要地。素有岩疆之称。辖4区及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。面积3456平方公里,人口101.7万;其中市区面积350平方公里,人口64.14万。回、藏、土、蒙古、满、撒拉等少数民族占12.4%。

20世纪50年代以来,已初步建立了以机械、化工、轻纺为中心的工业体系。在传统的毛纺、皮毛和制革等工业的基础上,大力发展较为现代化的和大型的冶金、机械、化工、电子、建材及塑料、食品、造纸等工业。北川河、南川河、沙塘川(沙棠川)与湟水汇流处以及西川河以西、湟水北岸之柴达木路西段和旧城以南三级阶地等,均为全市工业集中区。新市区位于南川河以西和西川河以南,是新文化科技中心。城区湟水干支流上新建永久性桥梁32座,西宁自汉代起即为丝绸之路上的金城郡与张掖、酒泉间中继站。唐以来又为内地进藏通道之起点。现有甘青、青藏、宁张、宁果等主要公路干线和兰青、宁大、青藏等铁路线与省内外联系。特别是青藏公路、青藏铁路西宁—格尔木段和西宁—兰州—北京、西宁—格尔木等航空线的畅通,使其地位更为重要。

西宁市 - 地理

西宁市西宁市

位置  地处青藏高原东部,位于黄河支流湟水上游,四面环山,三川会聚,地势西南高、东北低,地形南北窄,东西长呈带状,自古就是青藏高原的门户。西宁地理坐标东经101°49′17″、北纬36°34′3″。地势由北向南倾斜,境内最高海拔为4,394米,市区平均海拔为2,275米。[1]

地质地貌:市境海拔在省内属较低,黄土高原面在2800米左右,河谷低处则在2200米以下。河谷一、二、三级阶地为低阶地,属冲积平原,宽3~4公里,其中三级阶地已深受切割,四、五级阶地为高阶地。市区大部分位于河谷低阶地上,沿河谷展开。高原黄土层与高阶地砾石层以下均有缓倾的巨厚第三纪红层出露。

气候:  属季风性温带草原气候,年均温5.6℃。1月均温-8.6℃,7月17.2℃;年降水量371毫米,集中于5~10月,尤以8月为多。在河谷冲积平原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尚较丰富,引水灌溉较方便,灌溉农田占全市耕地面积70%以上。种植小麦、蔬菜。畜牧业以奶牛业与养猪业较发达。外围山坡已辟为林地。 西宁邻近刘家峡、龙羊峡、李家峡和大通煤矿等能源基地,铁路、公路运输便利。

资源:西宁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。 
水能  青海地处黄河、长江、澜沧江源头,境内河流纵横,而且河床陡峭,河谷狭窄,落差较大,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,尤以黄河、长江水能资源最为集中,开发潜力极大。据勘探,全省有1万千瓦以上水能资源的干支流共108条,总蕴藏量2337.46万千瓦,分别占全国和西北地区总量的3.3%和27.8%。可开发的大中型水电站总装机为2099万千瓦,其中装机25万千瓦以上的电站可建17座,2.5万至25万千瓦的可建51座。西宁地表水和地下水也十分丰富,湟水河贯穿市区,全年径流量18.94亿立方米,自产地表水资源量7.01亿立方米,地下水资源量6.98亿立方米,水资源量13.99亿立方米。 
植物 青海地处寒温带,植物种类较为丰富,共有经济植物75科、331属、947种,其中种子植物约占三分之一。有各类药用植物约680种,著名中药材50余种,如西宁大黄、冬虫夏草、雪莲、贝母、甘草、藏茵陈、黄芪、麻黄、枸杞等畅销国内外。此外还有纤维类、油料香料类、食用观赏类植物数百种,其中以蕨菜、蕨麻、沙棘等最为驰名。绝大部分植物尚待开发利用。 
动物 青海境内有野生兽类103种、鸟类294种,分别占到全国的1/3和1/4。现已查明的有经济价值的动物250多种。有国家级保护动物野骆驼、野牦牛、野驴、盘羊、白唇鹿、雪豹、黑颈鹤、苏门羚、黑鹳等10种,二类保护动物20种,三类保护动物9种。省内江河湖沼中,有各种鱼类37种,其中有经济价值的15种,大部分有待开发利用。 全省草原面积3644.94万公顷,占全省面积的53.6%。草原载畜量2300万头(只)。每年产出13万吨牛羊肉和400多万张牛羊皮。其中被称为“雪山之舟”牦牛500多万头,接近全国的一半;绵羊1400多万只。纤维长、拉力强的"西宁毛"驰名中外。 
矿产 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,探明储量的有97种。在全国的总储量中,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,11种居首位。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多余种,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。其中,具突出优势的有: 盐湖资源  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,共有33个盐湖,经济价值最大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锂矿区--东台吉乃尔湖和全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区--察尔汗盐湖。已初步探明氯化钠储量3263亿吨,氯化钾4.4吨,镁盐48.2亿吨,氯化锂1392亿吨,锶矿1592万吨,芒硝68.6亿吨,上述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。其中,镁、钾、锂盐储量均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%以上。而且,盐湖资源品位高,类型全,分布集中,组合好,开采条件优越。 石油天然气资源  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、6个气田。石油资源达12亿多吨,已探明2.08亿吨;天然气资源2937亿立方米,已探明663.29亿立方米。 金属和黄金资源  矿种多,品位高,产地遍布全省各地。有色金属矿产有:铜(储量180万吨)、铅(110万吨)、锌(153万吨)、镍、钴、锡、钼、锑、汞等。黑色金属矿产有:铁、锰、铬、钛、钒等。另有贵重金属矿产金、银、铂;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锗、镓、锢、镉、锶、铍等,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%。
非金属矿产资源 共发现矿产36种,有5种列全国第一。主要有石棉、石墨、石膏、溶剂石英石、石灰岩、白云岩、耐火石英岩、硅石、耐火粘土等。 
旅游资源 西宁是一座有着两千一百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,古称西平亭,曾是汉后将军赵充国屯田的地方、南凉的都城、唐蕃古道的咽喉、丝绸南路的要道、青藏高原通向中原的门户、河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自古就是一颗璀璨的“高原明珠”。 北山烟雨——西宁古八景中遗留最完善的一景,面对自然界这神奇的造化,你会在一刹那间万念俱空。千百年的风剥雨蚀和鬼斧神功,造就了这或状如层楼迭起,或如宝塔凌空的奇峰。 

西宁市 - 行政区划

西宁市西宁市

西宁市辖城东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四个区,大通、湟中、湟源三个县。以及正在建设的西宁(国家级)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城南新区、海湖新区。
西宁市 面积7665平方千米,人口212.73万。
城中区 面积20平方千米,人口15万人。邮编810000。
城东区 面积115平方千米,人29.6万人。邮编810000。
城西区 面积82.9平方千米,人23.4万人。邮编810001。
城北区 面积138平方千米,人口22.8万人。邮编810001。
城南新区  新区位于西宁市南郊水磨地区以南、湟中县徐家寨三岔路口以北,南北长约11.3公里,东西宽约2.3公里,面积30平方公里。2001年4月25日正式开工奠基。一个集房地产业、商业贸易、信息产业、行政办公、观光旅游、文化娱乐、生态园林、青藏高原特色资源精深加工的现代化生态城区。
西宁(国家级)经济技术开发区    开发区位于城东区内,西起青海民族学院东侧,东至小峡口,北起湟水河,南至南山,第一期开发面积4.4平方公里,控制面积8平方公里。  
湟源县 面积1509平方千米,人口14万人。邮编812100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
湟中县 面积2700平方千米,人口47万人。邮编811600。县人民政府驻鲁沙尔镇。
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面积3090平方千米,人口43.7万人。邮编810100。自治县人民政府驻桥头镇。
*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7年2月;面积、人口数据根据西宁市人民政府门户网http://www.xining.gov.cn/ *

西宁市 - 历史沿革

西宁市西宁市

古为羌地,西汉时置军事和邮传据点西平亭,神爵初属金城郡临羌县。武帝元狩二年(公元前121年),汉军西进湟水流域,汉将霍去病修建军事据点西平亭,这是西宁建制之始。东汉建安中置西平郡,治西都县(今西宁市)。(或说)魏文帝黄初三年(公元222年)扩建为西平郡,开始在此筑城。北宋崇宁三年(公元1104年)改为西宁州,至此“西宁”之称始于见史。民国十八年(1929年)青海正式建省,治西宁县,民国三十五年(1946年)以省垣周围正式成立西宁市。1949年9月5日西宁解放,9月8日成立市人民政府,为青海省辖市。1950年西宁市为青海省人民政府驻地。1960年原由省直辖的湟中、大通2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划归西宁市领导。1962年湟中、大通2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改由省直辖。1966年大通县(驻桥头)交由西宁市领导。

1985年11月6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1985]163号)撤销大通县,设立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,以原大通县的行政区域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行政区域。1986年3月5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1996]30号):(1)将西宁市城西区分设为城西、城北两个区。(2)撤销西宁市郊区,将原郊区所辖的7个乡分别划归城东、城中、城西、城北4个区管辖。1999年12月5日,国务院批准(国函[1999]142号)将海东地区的湟中县、湟源县划归西宁市管辖。年(1999年统计资料不含湟中、湟源两县数据)西宁市辖4区(城东区、城中区、城西区、城北区)、1县(大通回族自治县)。计有23个街道办事处,11个镇,22个农村乡政府。计有370个村民委员会,216个居民委员会,104个家属委员会。总面积为3456平方千米,市区面积为350平方千米,建成区面积55平方千米。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48.62万人,其中市区人口91.91万人。

2000年,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:西宁市总人口1849713人,其中:城东区 270268人、城中区 148521人、城西区 225412人、城北区 210265人、大通县 416968人、湟中县 448465人、湟源县 129814人。

2001年1月16日,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[2001]7号文批复: ①撤销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新庄乡,设立新庄镇;撤销多林乡,设立多林镇;撤销长宁和后子河2乡,合并设立长宁镇;撤销清平乡,并入黄家寨镇;撤销岗冲和景阳2乡,合并设立景阳镇;撤销药草乡,并入塔尔镇;撤销新城乡和无朔镇,将其中6个村(老营庄、毛家寨、贺家寨、毛家沟、大湾、水泉湾)并入桥头镇,另4个村(新添堡、上堡、鲍东、鲍西)并入长宁镇。 ②撤销湟中县上五庄回族乡,设立上五庄镇;撤销总寨和升平2乡,其中将总寨乡的18个村(王斌堡、张家庄、清河、清水河、总南、总北、谢家寨、杜家庄、泉尔湾、新庄、王家山、逯家寨、新安、星家、元堡子、享堂、塘马坊、陈家窑)和升平乡的5个村(莫家沟、上细沟、下细沟、上野牛沟、下野牛沟)合并设立总寨镇;撤销坡家和甘河滩2乡,与大才乡的黄二村合并设立甘河滩镇;撤销拦隆口、四营和拉沙3乡,其中将拦隆口乡的25个村(拦隆口、扎什营、新村、巴达、班仲营、端巴营、西岔、上鲁尔加、下鲁尔加、白杨口、东拉科、南门、上庄、前庄、中庄、尼隆台、卡阳、白崖、尼隆口、桥西、千东、千西、上寺、铁家营、上营)、四营乡的11个村(伯什营、麻子营、白崖、拦一、拦二、尼麻隆、图巴营、合尔营、后河尔、上红土沟、下红土沟)和拉沙乡的7个村(红林、邦隆、南门、占岭顶、民联、峡口、民族)合并设立拦隆口镇;撤销上新庄乡和马场藏族乡、合并设立上新庄镇;撤销田家寨和什张家2乡,合并设立田家寨镇;撤销共和、维新和盘道3乡,合并设立共和镇;撤销李家山乡,与四营乡的塔尔沟村合并设立李家山镇。③撤销湟源县大华乡,设立大华镇。 ④将湟中县总寨乡的4个村(徐家寨、东村、西村、陈家滩)并入鲁沙尔镇;拉沙乡的8个村(北沟、中村、杨家台、年家庄、尕尔加、目尔加、洛尔洞、拉卡山)和拦隆口乡的8个村(合尔营、奔巴口、丹麻寺、油房台、玉拉、幸福、沙窝尔、初哇)并入多巴镇;升平乡的4个村(上阿卡、下阿卡、秋子沟、牙加)并入土门关乡。2001年底,全市辖23个街道、26个镇、26个乡、6个民族乡,128个社区、28个居委会、926个村(牧)委会。

2003年底,辖23个街道、26个镇、24个乡、6个民族乡,934个村(牧)委会、165个社区居委会。总人口1783713人。
2004年7月,西宁市城北区区划调整,街道办事处由4个调整为3个:撤销三其街道办事处,并入马坊街道办事处。2006年8月,西宁市:新增1个镇,全市乡镇总数由56个(26镇30乡)调整为50个(27镇23乡)。
湟中县:撤销西堡乡,设立西堡镇;撤销大源乡,并入鲁沙尔镇;撤销丹麻乡,并入田家寨镇。
湟源县:撤销塔湾乡,并入申中乡;撤销城郊乡,分别并入城关镇、东峡乡、和平乡。
大通县:撤销西山乡,并入青山乡;撤销窎沟乡,并入朔北藏族乡。

西宁市 - 经济发展

西宁市西宁市

西宁经过近50年的建设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经济发展步入了崭新阶段。目前,西宁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各占全省的三分之一,财政收入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各占50%以上。全省90%的调入商品和80%的调出商品经西宁中转,对全省其它州、地、市、县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。西宁工业已形成以机械、轻纺、化工、建材、冶金、皮革皮毛、食品为支柱的工业体系。机械工业技术力量雄厚,机床、工程机械及各种工具等产品的生产已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;纺织工业从纺纱、织造、后整理到服装制品;轻工以灯泡、塑料制品等为主,品种不断增加;化学工业已形成以化肥、制药、氟化盐、硫酸、红矾钠、润滑油等为拳头产品的支柱行业;建材工业在充分开发利用地方资源的基础上,已形成水泥、沥青、保温材料、PVC低发泡板、舒乐舍板、石膏及其制品等系列产品;冶金工业拥有全国最大的电解铝厂——青海铝厂和列入全国500强的西宁钢厂及生产硅铁出名的青海山川铁合金厂,成为冶金工业龙头;食品工业在坚持地方特色的同时,大力发展绿色食品、乳制品系列、三刺系列、虫草系列等保健、营养食品,多数产品已蜚声国内外。 能源、电力充裕,有年产100多万吨煤矿一座。黄河上游可建设13座大中型水电站,总装机容量为1300万千瓦,年均发电量360亿千瓦时,现已建成龙羊峡水电站,装机容量128万千瓦,李家峡水电站已开工建设,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,加上市内已有的火电、水电等中小型电站,使西宁电网电力资源极为充沛。 西宁农村经济有一定基础,粮食产量18万吨,油料1.8万吨,蔬菜、肉、禽、蛋、奶自给有余。牲畜年存栏数51万头(只)。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生力军。 西宁对外贸易持续发展。外贸进口总值超过1.6亿美元,实现出口创汇1.2亿美元;主要出口商品有硅铁、机床、轴承、绵纱、骨胶、蚕豆、量刃具等十余种。三资企业不断壮大,已成为西宁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。 西宁是全省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和商业贸易中心。市场建设成绩显著,市场体系逐步完善,全市共有商业、饮食业、服务业网点近2万个,从业人员6万人。商业门类齐全,商品丰富,购销两旺,市场繁荣。

西宁市 - 科技事业

西宁地区现有独立的科研院所33个,非独立院所2个,其中两所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院所: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、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。现有科学技术学会88个,会员43500人。现有科技人员21885人,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593人,中级6524人。  1990年以来,西宁市委、市政府开始实施科教兴市战略。"九五"期间,实施并完成了三个标志性工程:农业97155工程、工业36112工程和科技21125工程;实施完成了科技工程、科学技术普及工程、信息化科技工程、社会发展科技工程、跨世纪人才培养工程。科学技术工作推动了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,"八五"和"九五"期间,西宁市实施科技开发的推广项目469项,新增产值70795.24万元,利税21014.41万元。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,1983年西宁市开始科技成果注册登记以来,共获科技成果573项,其中省级成果121项,达到国际水平2项,国内水平42项,省内水平132项。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率达到75%,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.2%。1985年我国专利法实施以来,西宁市共申请专利973件,其中发明244件,实用新型651件,外观设计78件。

 改革开放以来,全市共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3项,省部级95项,市级433项。西宁人民公园动物园首次在世界上人工饲养繁殖珍贵动物雪豹、黑颈鹤成功,爱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,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通过以保护地蔬菜栽培技术为核心的一批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,延长了蔬菜的采收期,增加了细菜品种,自产名、特、稀、优蔬菜品种现已达到12大类248个品种。实现了"冬有鲜菜"、"南菜北种"的目标。通过农作物优良品种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,促进了农业增产,出现了一批高产典型,最高亩产小麦达到540kg,蚕豆350kg,马铃薯2600kg,油料340kg,建成了一批油料、蚕豆、马铃薯生产基地,粮油产量稳定增长。通过产学研结合,青海金牛胶业集团公司和中国科技大学合作完成的"彩色感光材料用胶中试"项目,采用独特工艺制造的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。青海星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生产的"防结块硝酸钾"具有颗粒细、纯度高、长期贮存不结块、使用方便完全的优点,性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。西宁宝光实业总公司完成的"首饰蜡铸技术开发"提高生产效率100倍以上。这些技术、新产品的开发,为该市的工业发展增添了后劲。 为扩大与国际科技界的合作,先后接待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89人次来宁进行科学考察、学术交流和合作攻关。组织214人次前往美、英、德、日等8个国家和地区学习考察及开展科技合作交流。先后争取到日本、联合国undp组织的科技援助项目4项,资助经费50多万美元。还组团参加了全国性星火、高新技术、"双新"等成果展览交流。

西宁市 - 教育事业

西宁市西宁市

长期以来,西宁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《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》,全面实施素质教育,取得了可喜成就。全市形成了县有中学、乡镇有中心小学、村有小学的基础教育网络。四区三县均通过国家高标准扫盲验收,都实现了"两基"目标。小学、初中少年儿童入学率分别达到99.72%和98%,全市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%。   西宁有各类高等院校8所,其中,普通高校5所。在校生32753人,共设置本专科专业110个。硕士学位授予点18个。成人高校2所,在校生9907人。  全市现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3所,在校生3331余人,开展了各种类型、各种层次的,特别是财经、商业、烹饪、美容等服务业的职业技术教育,有力地促进了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。 民族教育是全省教育工作的重点。西宁部分大中专院校和重点中学设有民族部、民族班。全市专设民族学校3所。

全市共有教职工22092人,教师19178人。其中高级教师444人,中级教师(包括小学高级教师)4730人;高校教授57人 近年来,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。政府积极引进外资,发展教育事业。日本小岛先生捐资5亿日元修建的"青海小岛文化教育发展基地"、香港邵逸夫先生捐资1220万港币修建的19幢多功能教学楼和1所希望小学已经建成;世行贷款800万美元及配套资金,全部用于贫困县发展义务教育。  2005年内新建中学6所,完成16所学校的高中扩招。年末,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,在校学生32753人,较上年增长12.0%;普通中学149所,在校学生131624人,增长2.0%;职业高中6所, 在校学生2536人,增长6.15%;小学715所,在校学生155453人,下降3.1%;特殊教育学校3所,在校学生1068人,下降6.7%;幼儿园194所,在园幼儿43439人,增长6.3%。学龄儿童入学率99.99%,初中升学率77%。 

西宁市 - 体育事业

西宁市西宁市

体育事业蓬勃发展,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。每年举办各种类型的体育活动150次左右。现在全市各主要公共场所有近80个健身辅导站点,每天参加晨练的人达3万多人次。市民参与体育锻炼,已成为西宁市区一道新的景观。

传统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空前活跃,在我市家牧区,除了传统的赛马、拔腰、拉巴牛、摔跤、武术等农牧民喜爱的乡土型项目外,足球、篮球、自行车、棋类、田径等项目也有了较快的发展,农牧区的体育活动有声有色。  竞技体育成果显著,体育人才、训练队伍不断壮大,对外体育交流进一步加强,全市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10所、少儿足球俱乐部6年、乒乓球俱乐部4所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7所,受训人数近3000人。近年来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,在省内竞赛成绩处于领先地位。 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,体育市场进一步完美。已建成的西门口体育活动中心,是我市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,中心占地10.78万平方米,总投资1.9亿元。它的建成,必将有效地发挥城市载体的功能,为实现该市体育战略目标做出贡献。 

西宁市 - 卫生事业

西宁市西宁市

西宁医疗卫生事业机构达到447个,其中医院46个;拥有病床8842张,病床使用率74%;卫生技术人员9434人,其中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671人;共有诊所、各类卫生保健所179人,卫生技术人员667人;每千人拥有医疗卫生机构0.18个,拥有病床4.53张,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.98人。县及县以上医院拥 各类大型医疗设备222台,其中ct机12台,磁共振成像装置2台,医用直线加速器3台,彩超8台,800ma以上x光机9台。西宁人均预期寿命由50年代35岁提高到现在的68岁,其中城市为70岁。婴幼儿死亡率、孕妇死亡率以及地方病、传染病发病率大幅下降。全市三级防疫监督网络已具规模,加强了对地方甲状腺肿病、地方性氟中毒、大骨节病及包虫病等多种疾病的研究和防治。同时,组建了食品卫生和公共环境卫生两支监督队伍。   以高原医学、民族医药和地方病为重点,开展了各项科研活动,加强高原动植物及中藏药资源的开发力度。已整理出版藏医名著11部,许多藏医学科研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,有些藏医药已走向国际市场。现全市共有藏医院1个,病床150多张,卫生技术人员和职工238人。  截止2005年末,全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47个,其中:医院46个;卫生技术人员9434人, 其中:医生3485人;卫生机构床位数8842张。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.53人。

西宁市 - 农业生产

西宁市西宁市

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.57亿元,比上年增长5.0%,其中:农业增加值6.46亿元,增长2.42%;林业增加值0.18亿元,增长25.66%;牧业增加值8.51亿元,增长7.11%;渔业增加值34万元,下降29.40%;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0.42亿元,下降4.42%。 粮食总产量26.73万吨,增长10.08%;油料总产量9.41万吨,增长4.20%;蔬菜产量39.34万吨,增长2.73%。在畜产品产量中:肉类总产量6.87万吨, 下降3.73%;禽蛋产量0.40万吨,下降8.84%;牛奶产量9.23万吨,增长7.90%;羊毛产量1142吨,增长1.06%。

年末,大牲畜存栏头数29.7万头,增长0.99%,其中:牛存栏23.92万头,增长3.64%;羊存栏63.99万只,增长1.38%;猪存栏34.77万头,下降8.60%。年内出栏牛16.56万头,增长5.34%;羊80.23万只,下降5.06%;猪46.16万头,下降8.74%。 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187.62万亩,比上年下降1.17%,其中: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5.83万亩,下降0.10%,占总播种面积的比重由上年的55.80%上升到56.41%;油料作物播种面积58.53万亩,下降3.31%,比重由上年的31.89%下降到31.20%;蔬菜种植面积16.09万亩,增长7.07%,比重由上年的7.92%上升到8.58%。 全市完成造林合格面积9.43万亩,其中:退耕地造林面积2.67万亩。零星植树251.72万株,本年育苗面积0.34万亩。

农村基础设施继续改善,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。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28.72万千瓦,增长1.96%。

西宁市 - 工业建设

西宁市西宁市

全市各级政府大力实施“工业强市”战略,不断优化产业结构,调整产业布局,着力转变发展方式,使工业发展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,经济效益大幅提升,工业发展的后劲不断增强。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47.89亿元,比上年增长26.4%,其中: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8.12亿元,增长25.4%。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轻工业增加值16.91亿元,增长26.7%,重工业增加值121.21亿元,增长25.2%。国有企业增加值15.18亿元,增长4.7%;集体企业增加值0.59亿元,下降16.4%;股份合作制企业增加值0.76亿元,增长41.7 %;股份制企业增加值113.42亿元,增长26.2%;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增加值7.13亿元,增长78.6%;其他企业增加值1.04亿元,增长93.9%。   园区产业集聚能力明显提高,发展势头良好。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工业增加值38.08亿元,增长68.1%,其中:东川工业园区、生物科技产业园区、甘河工业园区分别完成工业增加值11.93亿元、11.71亿元、14.44亿元,分别增长87.16%、86.09%和45.65%。 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提高。2007年,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45.05,提高30.19个百分点;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41.47亿元,增长52.23%;实现利润32.83亿元,增长20.46%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:原煤200.48万吨,增长61.10%;发电量87.09亿千瓦小时,增长26.83%;农用化肥7.66万吨,增长1.38倍;水泥167.38万吨,增长 7.48%;钢材101.97万吨,增长42.39%;生铁87.94万吨,增长77.21%;铁合金28.25万吨;增长7.58%;原铝84.30万吨,增长8.57%;金属切削机床1025台,增长29.26%;乳制品4.40万吨,增长1.89倍;服装78万件,增长98.01%;饮料酒6.22万吨,增长47.34%;中成药438吨,增长86.01%。

西宁市 - 交通通讯

西宁市西宁市

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。全年货运总量2441万吨,增长 3.04%,其中:铁路359万吨,增长7.81%;公路2082万吨, 增长2.26%;航空0.49万吨, 增长8.89%。货物周转量87.93亿吨公里,增长3.81%,其中: 铁路60.49亿吨公里,增长5.04%;公路27.36亿吨公里,增长1.17%;航空804万吨公里, 增长8.15%。全年客运总量3303万人,增长7.01%,其中:铁路295万人,增长14.79%;公路2965万人,增长6.20%;航空43万人, 增长14.43%。客运周转量50.83亿人公里,增长11.37%,其中: 铁路26.63亿人公里,增长15.94%;公路17.98亿人公里,增长3.55%;航空6.21亿人公里, 增长17.14%。 邮电通信业增长较快。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22.02亿元,增长25.22%,其中:邮政1.12亿元,下降0.34%;电信20.90亿元,增长26.96%。年末电话装机设备容量108万门,增长8.00%,其中:电信部门80.55万门,增长1.96%。年末市话用户76.51万户,下降2.73%,其中:住宅电话60.65万户,下降6.05%。移动电话用户105.10万户,增长23.40%。年末互联网用户11.27万户,增长35.95%,数字数据用户7527户,下降13.92%。

西宁市 - 贸易旅游

西宁市西宁市

2007年,消费品市场繁荣,交易活跃,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。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.99亿元,增长16.30%。城市消费总量大、增速快。市区零售额126.42亿元,增长17.05%;县及县以下零售额12.57亿元,增长9.24%。 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保持较快增长。批发业实现零售额27.12亿元,增长16.18%;零售业实现零售额90.98亿元,增长16.16%;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9.19亿元,增长17.39%;其他实现零售额1.70亿元,增长13.35%。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6740万美元,下降2.98%,其中:进口21107万美元,增长1.34倍;出口35633万美元,下降27.94%。贸易顺差14526万美元。旅游业快速发展。全年旅游接待国内游客总人数685.9万人次,增长37.12%;入境游客3.34万人次,增长16.27%。实现旅游总收入30.95亿元,增长42.33%,其中:旅游外汇收入1015.50万美元,增长24.61%。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6.4,上涨6.4个百分点;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.7,上涨5.7个百分点。

西宁市 - 财政金融

西宁市西宁市

 财政收支快速增长。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43.63亿元, 增长43.2%,其中: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8.41亿元, 增长30.0%。完成财政支出49.71亿元,增长41.4%,其中:地方一般预算支出45.04亿元,增长31.3%。

金融平稳运行,存贷款稳定增加。年末西宁地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91.52亿元,比上年增长22.62%,其中: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97.09亿元,增长8.91%。各项贷款余额 721.41亿元,增长22.10%。西宁地区金融机构现金累计收入1324.90亿元,增长35.30%;现金支出1333.29亿元,增长32.98%。现金净投放8.39亿元,下降64.13%。

全年保费收入11.23亿元,增长79.66%,其中:财产险保费收入6.85亿元,增长1.56倍;人寿险保费收入4.38亿元,增长22.41%。全年赔款支出3. 13亿元,增长1.25倍,其中:财产险赔款支出2.71亿元,增长1.33倍;人寿险赔款支出0.42亿元, 增长86.04%。赔付率27.88%。

西宁市 - 居民生活

 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。2007年,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36元,增长13.94%;农民人均纯收入3398元,增长15.14%。 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7635.50元,增长13.58%,其中:食品支出2942.15元,增长19.42%;衣着支出833.95元,增长22.62%;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485.19元,增长12.32%;医疗保健支出662.88元,增长14.80%;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支出888.87元,增长12.66%;居住支出674.38元,下降3.67 %;交通和通讯支出786.94元,增长0.70%;杂项商品及服务支出361.15元,增长20.64%。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家用电脑32.67台、家用汽车3辆、移动电话147部、彩色电视机113.67台、电冰箱90.33台、摄像机4架、洗衣机99.67台、固定电话85部、微波炉50.67台。

西宁市 - 社会保障

据劳动保障部门统计,年末失业保险参保单位1160个,参保人数14.52万人,失业保险基金总支付3131万元;基本养老保险参保单位2809个,参保职工24.41万人,养老保险基金累计支出12.02亿元;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单位1902个,人数16.17万人,医疗保险费用支出19809万元;工伤保险参保单位1388个,人数9.13万人,工伤保险费用支出1557万元;生育保险参保单位771个,人数5.78万人,生育保险费用支出446万元。全年累计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.37万人,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2.21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4.05%。年末,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贴人数7.51万人,全年累计兑现最低生活保障金8623万元。

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,西宁市老年人口所占比重急速攀升,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。2008年全市总人口中,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.84万人,占总人口的12.32%。

2008年,西宁市总人口为217.79万人,比2000年增长10.04%;而2008年,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.84万人,比2000年增长52.76%。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总人口增长速度。

同时,人口流动和迁移加速,促使大家庭结构向小家庭转变,老年人与子女、晚辈共同生活的家庭逐年减少。近年来,西宁市居民家庭结构逐渐呈倒金字塔形,4个老年人、一对夫妇、一个孩子的“421”家庭大量出现,“空巢家庭”比例也呈上升趋势。据统计,2008年,西宁市65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和老年夫妻单独生活的“空巢家庭”占有老年人口家庭的26.9%,比2000年上升了12.1个百分点。

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意味着老年赡养比也迅速提高。2008年,西宁市人口社会总负担系数为36.49%,较2000年的38.26%下降了1.77个百分点,老年人口负担系数为11.7%,上升了4.71个百分点。不断增多的老年人口,使如何养老这一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,如何让老年人过上一个幸福的晚年,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西宁市 - 文物分布

西宁市西宁市
西宁现有省级文物管理机构1个,省级博物馆1个,市、县文物管理机构3个,市、县博物馆3个,专业文博人员28人。青海境内已发现的文物点有4300余处(西宁为705处),其中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(塔尔寺和隆务寺、瞿昙寺、马厂垣遗址、西海郡故城、热水墓地)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24处(西宁64处),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19处(西宁77处);馆藏文物16万余件,其中一级文物205件(西宁14件)。西宁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,是中国最早的一件绘有舞蹈图形的彩陶。

西宁市 - 文艺团体

西宁市西宁市

西宁现有专业文艺团体5个,演职人员585人,其中,省级剧团5个,演职人员362人;市级剧团3个,演职人员223人。这些文艺团体植根民族文化传统,创作上演了一批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作品,代表作有大型民族歌剧《马五哥与尕豆妹》、《湟水谣》,民族歌舞《花儿红了》,秦剧《寇准罢宴》、《秦腔将军》,豫剧《石桥迷案》、《大唐公主》等。近年来一批优秀的民族歌舞节目在北京和欧美、亚、非等地演出,受到外地、外国观众的欢迎。   2008年4月8日—10日,大型民族风情歌舞晚会《青溜溜的青海》进京展演,将青海五大民族(汉族、藏族、土族、撒拉族、蒙古族)原生态艺术进行提炼,集歌、舞、诗、乐、魔术、杂技为一体,成为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一抹亮色。

西宁市 - 特色小吃

烤羊肉 手抓羊肉 酿皮 梗皮 凉粉 熬饭 酸奶 焦奶 青稞 大豆(蚕豆)拉面 面片 炮仗 干拌 羊肠面 黄焖羊肉   牛骨头 粉汤 烩面 狗浇尿(油饼) 胡辣羊蹄 肉末羊筋。 

西宁市 - 新八景

西宁市西宁市

西宁的新景观都是解放以后新建的旅游景点,新在于它的面貌新,设施较齐备。 新八景是西宁人民节假日休闲、娱乐、散心的好去处。这些景点许多是在原来的荒山沙滩上修建起来,尽管目前还不够完善,有的尚属初具规模,但是美丽的西宁要靠我们去创造,相信西宁的新景点将会越来越多、越来越美。
一、人工绣景——人民公园
二、西海南园——西海度假村
三、植物天成——西宁植物园
四、童心妙趣--西宁儿童公园
五、朝阳绿地--西宁朝阳公园 
六、湟滨乐土--西宁市湟乐公园
七、看河新图--南川河上看河楼
八、玛脊神泉--药水滩温泉



 
中国3D地图网(www.33map.net),汇集E都市三维地图、都市圈三维地图、百度地图、搜狗地图、城市吧地图、google地图等多家地图,方便您根据需要选择适合你的地图进行查询;三维地图通过三维实景模拟的表现方式,网站无缝集成了城市电子地图、三维电子黄页、生活资讯、电子政务、 同城电子商务、同城交友、虚拟社区等服务内容。该平台是以一种全新的人性化WEB界面表现,为城市百姓的生活、工作、旅游、出行参考、网上办事、网上创业等活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;为城市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、商家企业提供面向市民宣传互动的快速通道,从而更方便地实现电子政务、地图查询、黄页查询、电子商务、推广宣传等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。